Tuesday, 23 July 2013

認識我們身體上的三斑──黑斑、白斑、血痣

廢物到一定程度時, 就會變成毒素,久積成毒,毒素就會慢慢毒害人體,毒素毒害人體的時候,就會堵塞經脈,堵塞血管,此時,在人的身上、臉上、手上出現各種斑點,如黑斑(黑斑 包括老人斑、黃褐斑、雀斑),白斑。人體表面的各種斑點是人體積滯的反映,而且更加嚴重,更能說明問題
黑斑──瘀血
黑斑包括老人斑、黃 褐斑、雀斑等,多見於手背、臉上和身上。這些斑會慢慢變大,會長。斑實際就是不斷壞死細胞的堆積,堆積的越多,黑斑就會越大,我們還以為是不斷長大的。堆 積的結果堵塞血管,堵塞經脈,越堵越塞,就像有一輛車出問題交通受到堵塞一樣,後面的一係列的車跟著被堵,越堵越多,越堵交通越不暢通,當這輛壞車被吊走 (拖走)時,交通又立刻恢復了暢通,可是,斑很多人就不知道去處理它。 凡是黑斑就是瘀血的代名詞,提示血脈瘀血的積滯,所以黑斑越多的人,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黑斑越黑越瘀,多見於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老年人到底走那條路,人死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但是,妳可以從他身上的斑知道他多死於什麼病。
白斑──毒素
白斑的形狀小到芝麻,大到綠豆那麼大,多見於手臂,身上,黑之間隱隱約約有一點白。白斑不同於白癜風,白癜風是一片,白斑是一小點。白斑提示內臟毒素的積滯,容易發生腫瘤、癌癥方面的疾病,白斑越白就越毒,對見於腫瘤病人。
血痣──脂肪
血痣基本上長在身 上,手上,腿上,就像打完針的血泡,一個紅點,大的像枸杞子那麼大。血痣提示脂肪痰濕的積滯,容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等疾病,對見於脂肪肝、慢性 肝炎的病人,主要長在胸、腹部。血痣越大越多,肝的代謝功能越差,脂肪代謝差,容易血脂過高,膽固醇過高。
有黑斑,不一定就是心臟病,有白斑也不一定就是腫瘤、癌癥,但提示妳體內的毒素比較多,正在走這條路。
從三斑,我們可以看出,人死於三種毒害是最多的。
第一,心腦血管,要 挾人類最大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第二,腫瘤和癌癥,第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的人,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既然是殺手,我們就能看得見,斑是後天生 成的,不會清理,不會保養身體,它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說明毒素越來越深,因此,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清除三斑的方法,清腸排毒,通血管。有了這個概唸,解決的方法就多了,不要等到得了癌癥,腦袋中風了才來清,為時已晚耶。
現在的人觀唸不一樣了,很注重保養,但是,保養就要多觀察蛛絲馬跡,有一點點時就要把它搞下來。


傳統的方法有,刮 痧,拍打,拔罐,推腹。刮痧,拍打,拔罐法其實就是通血管,清除瘀滯的瘀血。這種方法可以將粘著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後再經血液重新吸收入血 管,經過全身循環,將廢物從尿液排除。推腹(安全可靠的清腸排毒),就是推肚子,它能清除我們體內的三濁,即濁氣、濁水和宿便,身無三濁一身輕。

素食含鈣最多的食物

各種食物的含鈣量分別是(以每一百公克為例):
黑芝麻 1241毫克、乾酪 970毫克、乾紫菜 850毫克、髮菜 699毫克、豆乾絲 535毫克、鹹菜干 504毫克、白芝麻 440毫克、酵母粉 348毫克、金針 340毫克、九層塔 320毫克、海菜 311毫克、綠色莧菜 300毫克、高麗菜干 300毫克、荇菜 300毫克、番薯葉 153毫克、番茄 153毫克、豆皮 280毫克、黑豆 260毫克、青蘿蔔 259毫克、芥藍菜 230毫克、紅豆 83毫克、綠豆 86毫克、黃豆 216毫克、木耳 207毫克、枸杞 213毫克、雪裡紅 180毫克、泡過海帶 146毫克、乾香菇 125毫克、蛋黃 147毫克、杏仁 110毫克、黃豆乾 120毫克、豆腐 90毫克、全麥麵包 96毫克、空心菜 94毫克。
含鈣最多的食物有豆腐(盒裝除外)、牛奶、奶粉、酸乳酪、芝士、豆類、種子類、芝麻、杏仁、豆乾、水果類如橙、奇異果、無花果、雪耳及所有深綠多葉蔬菜如西洋菜、西蘭花、芥蘭等。有研究顯示,過多的纖維會影響鈣的吸收。但是只要我們每天所攝入的纖維不超過二十至二十五克(指纖維質,不是指食物,請參看「纖維」。)便不會防礙鈣的吸收。是故素食者對「鈣的問題」大可放心。
選擇天然、粗糙、高纖、少加工的食材
減少油煎、油炸方法
減少夾心、千層等含大量棕櫚油、氫化油、椰子油等飽和脂肪的食物
鈣質可來自多選擇:黃豆製品、堅果、核果(杏仁、花生、開心果等)、綠色蔬菜;尤其是黑芝麻、芝麻糊等不但含豐富鈣質且有完美的鈣磷比率“21,有利鈣質吸收主食來源多選擇全穀及根莖類,前者含較豐富維生素B群,後者含豐富寡糖,有助腸內好菌生長,利於體內環保全素者可從健素糖、酵母粉或營養穀類早餐中獲得維生素B12
鐵質含量較多的食物:紅豆、皇帝豆、甜豆,蔬菜則有:紅鳳菜、紅杏菜、山芹菜、菠菜等。但植物性鐵質吸收不如動物性鐵質,可在用餐前後,多食用水果或果汁,維生素C在腸道有助於鐵質吸收維生素C是天然抗氧化物,在水果中含量豐富:香吉士、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蕃茄、百香果、柚子等,植物性食物不像牛奶、蛋、肉類等有較完整的胺基酸含量,它們遵守著「全有全無」原則,若缺少某一種胺基酸就無法合成蛋白質。
素食者必須同時包括全穀、黃豆、堅果才能達到胺基酸互補原則。鋅含量在葵花子、南瓜子、小麥胚芽、燕麥中含量豐富,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每日15-20分鐘曬太陽有助體內維生素D轉化,最好的養生之道是食物種類多且不偏食。
建議菜單
五穀根莖類(主食):
建議至少糙米+黃豆,另外可加上蕃薯以增加寡糖及纖維素含量,每日攝取2-3碗;麥片含豐富維生素B,薏仁口感鬆軟,蛋白質含量完整。在飯中加入紅豆可提高鐵的攝取。 
每日2-3份黃豆製品:
如果不喝牛奶者,則建議4-5份;黃豆是素中之肉,胺基酸含量較其它素料完整,胺基酸吸收率高,每餐有豆漿、豆腐、豆干、豆包、干絲等黃豆製品。 
2-4份水果:水果種類多變化,每份約切滾刀塊一碗
烹調用油:每人每餐約0.5-1湯匙,外食應遵守少油原則
蔬菜3-5:大部分新鮮蔬果都多少含有防癌的植物素,且含大量纖維素,且深色植物含豐富礦物質,可簡單從顏色來攝取多樣化的蔬菜;例如:每日都攝取3-5種顏色的蔬菜,綠色有:青椒、菠菜、A菜、蕃薯葉、菜豆、皇帝豆等;紅色有:胡蘿蔔、蕃茄、茄子等;黑色有:香菇、木耳、髮菜等;白色有:豆芽菜、洋菇、黃瓜、高麗菜、竹筍、蘿蔔等;黃色有:玉米筍
素材的選擇
全穀類選擇真空包裝
選擇顆粒完整者
注意食品標示及保存期限
避免油炸或加工食材
另外每日檢視自己各類營養素的攝取方式,以少油、有鹽,勿吃過多的加工品食物(尤其參雜化學提高口味者)為原則,而飲食方面力求新鮮:
1) 青菜類最多冰箱存放不超過三天,最好是深綠色、深黃色、紅色等等深色蔬菜。部分綠色蔬菜因為含有草酸(像是菠菜、茼蒿等),不宜吃多,否則容易衍生出結石等等問題。
2) 豆腐類的食物最好新鮮否則容易餿掉。
3) 油類方面注意味道以及顏色變化(氧化過度就不要食用)等等。
除飲食之外,適當的運動、以及適當的曝曬陽光,適當紓解壓力等等,以及心靈的提升(像是聽音樂、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或是自己的信仰等等)都是素食者跟葷食者都辦的到的

參考資料 全球素食網 http://www.vegeworld.com.tw/ 

身體缺氧 慢性病跟著來

每天頻打呵欠、心情煩悶、長吁短嘆、忘東忘西?你可能已經慢性缺氧了!衛生署發布國人的十大死因都與慢性缺氧息息相關,長期處於慢性缺氧狀態,等於讓自己暴露在生命危險當中,而毫無警覺。
很多人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都以為是疲勞或壓力大而引起,卻輕忽這些都是「慢性缺氧」常見症狀。104人力銀行「上班族身心健康」調查指出,上班族有58.2%每天都感到疲勞、57.6%感到腰酸背痛、45.5%常常打呵欠想睡覺,甚至引發頭痛、眼睛痛等身體不適現象。
一般民眾普遍認為「氧」或「呼吸」是很自然的事,卻未警覺到環境汙染、工作壓力與緊張生活、缺乏運動,都會使人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引發慢性疾病。
30歲陳小姐只要跟客戶開會超過20分鐘就開始恍神,思緒難以集中,會後執行不力,常遭主管責罵工作不認真,讓她焦慮不已而就醫。另在科技公司上班的36歲張先生,口才好卻愛耍嘴皮,年輕時過度鑽研電腦程式,現在只要工作1小時就異常疲倦,開會常打盹。
■抗氧化能力弱 癌症年輕化
 台灣慢性疾病及癌症有年輕化趨勢,多因體內缺氧所致,自由基亂竄,抗氧化能力減弱,輕微的會頻打呵欠,或出現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現象;嚴重的細胞缺氧,則會造成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肌梗塞甚至癌症。
 十大死因與慢性缺氧關聯也很大,缺氧使細胞癌化而易致癌症。心臟衰竭產生循環障礙,造成組織缺氧引發全身性的功能障礙,進一步造成心臟衰竭及血管硬化,尤其中風後長期臥床,使心肺功能下降而缺氧,是致命的重要原因。慢性缺氧也會造成組織水腫,而引起高血壓。
 在糖尿病方面,缺氧會傷害胰臟功能加重併發症。還會增加憂鬱症的負面能量,焦慮症則會增加氧氣的消耗、惡化缺氧狀態,增加自殺機率。
什麼因素會導致人體缺氧
每天呼吸,為何還會缺氧?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呼吸,為何還會缺氧呢?造成身體缺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 精神壓力過大:
根據研究顯示,心理因素會影響生理現象。精神壓力過大時,耗氧量增加是靜止時的2~3倍以上,如果供氧情況不足,就會影響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
2. 不好的飲食偏好:
各 種現代化速食、冷凍食品充斥,不知節制地過食,都造成內臟過量的負擔,使體內產生各種有害物質。體內為了排泄這些有害物質,需要大量的氧氣。加上每天不知 不覺中吸收合成色素、人工防腐劑、合成調味料等,也需大量的氧氣來中和,因此更加重肝臟及胃的負擔。此外,現代人喜歡吃重鹹、重甜的食物,這些加工食物都 含有氫離子、乳酸、脂肪等不利人體消化吸收的成分,這一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增加身體的耗氧量,如果攝取過量會造成身體缺氧,甚至形成大量的自由基。
3. 環境污染、高壓工作、長期在封閉的空調空間裡工作:
通風不良,氧的供給量自然不足。加上競爭激烈,工作時數及壓力大增,影響了多數人生理正常機能,進而造成身體缺氧。
4. 缺少運動:
長期缺少運動,心肺功能會慢慢下降,使得人體內的氧氣吸收減少,而造成缺氧。
5. 大氣中的含氧量減少:因森林生態被嚴重破壞,破壞氧氣來源,供氧機制不足。
6. 身體生病、創傷和感染:
人體生病、受傷,正常的生理機能受到阻礙,進而使氧氣的供應受到影響。
7. 老化造成體內含氧量下降:
人體老化後,吸收氧氣的功能也會跟著鈍化,造成氧的吸收效率下降。
身體發出的缺氧訊息,人體血液中一旦沒有足夠的氧進入,細胞與各個器官會有不同的反應,以下症狀正是身體發出的缺氧訊息。
1. 打哈欠:
打 哈欠是人人都有的經驗,通常是在睡眠不足、身體疲累、空氣不流通等狀況下產生。當身體的氧氣不足達到一定程度,身體自然會將訊息傳到腦部,再通知肺部:該 深呼吸了,這就是打哈欠的原因。此外,睡眠不足時,腦部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需要更多的氧氣來清理腦部,這時也會不由自主地打哈欠。
2. 頭昏: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腦部的血流量占心臟輸出量的15%,耗氧量更是總耗氧量的23%,其中以大腦皮質及小腦灰質耗氧最多。耗氧越多的組織對氧的依賴性越大,如果腦部供氧量不足,必定會影響腦部正常運作,在缺氧較輕微時,腦部運作會有初步的障礙,產生頭昏、思考力、記憶力受到影響。
3. 胸悶:
心臟是循環的中樞,一旦氧氣供應不足,就會產生心肌缺氧。典型的症狀是在胸部下方有類似重物的壓迫感,或者也可能只有輕微的胸悶。
4. 打鼾:
鼾最主要的原因是鼻子、咽喉等氣道不正常,阻礙空氣的流通,為了要有足夠的空氣,就得使力吸氣,咽喉部位因空氣流動造成震動,就是打鼾聲。因氣道有所阻礙,氣流不順,肺部所能得到的氧氣不足,長期下來會造成缺氧現象。
5. 過敏:
根據調查顯示,過敏人數有逐年向上攀升的趨勢。氧研究權威溫特.漢力克斯(Wendell Hendricks)博 士研究缺氧與過敏的關係,下了這樣的結論:「過敏的真正原因就是,身體裡氧化作用的進行被減退下來,而引起對外來侵入物質(過敏原)產生敏感,只有當氧化 作用機轉,再回到原有的高效率狀態,敏感才能被排除。」因此,如果有過敏現象,身體是否缺氧應該列入檢查之一,應可以更容易找出過敏原。
6. 疼痛:
醫學院學生必讀的《醫用生理教科書》(Textbook on Medical Physiology)作者醫學博士亞瑟.蓋頓(Arthur C. Guyton)在書中寫道:「所有慢性疼痛,病痛皆導因於缺少正常細胞生理用量之養份所致。」此外,《Townsend Letter for Doctors》 報告亦指出:「遭遇部分缺氧的細胞會發出微微的痛信號……。」研究顯示一旦細 胞缺氧,將會造成細胞缺乏「三磷酸腺」,因而改變細 胞在血流與細胞周圍液體內的鈉鉀平衡。此一化學變化也改變及減弱了細胞和血流內的「電場」,電場一改變,礦物質就開始流出到細胞周圍,體液和血流會開始發 生「礦物質沉積」,如沉積在關節就會發生關節炎,在眼睛就產生白內障,在動脈就產生動脈硬化,在肌肉則會發生肌肉痙攣或反應遲緩。
7. 膚色暗沉:
醫界已經確認皮膚老化,諸如老人斑、黑斑、皺紋等產生,是因為種種原因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入到皮膚的氧氣量漸漸減少,以致造成皮膚組織處在缺氧的狀態下而造成膚色暗沉,缺乏光澤。
8. 高血壓:
除了心血管疾病或不明原因造成的高血壓,部分高血壓的發生與缺氧有關。當身體組織因缺氧而造成能量短缺時,身體的反應是設法增加血液的供應量,此時心臟就必須加強其推力,讓血流量變大,如此會造成一時性的高血壓。
9. 水腫:
從生理上的機轉來看,水腫與缺氧是相互影響的。比如,細胞在缺氧時,會造成細胞的電解質不平衡,而細胞內的鈉離子增加時,會讓較多的水分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水腫,而細胞水腫後,又會壓迫它周圍的微血管,造成微血管的循環不良,又進一步造成缺氧。
10. 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
腦 是人體最敏感的器官,它的功能全靠氧的充分供應維持運作。一旦腦組織缺氧後,腦血管會起代償作用,擴張腦血管來增加腦組織的血流量。腦血管擴張後,會使腦 容量體積增大,腦組織增大後,受到顱骨的壓迫,因而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等現象,而顱內壓力升高後,又造成腦血流量不足,加重缺氧現象,形成惡性循 環。
細胞缺氧,會看起來很累,而運動可使身體內在環境的細胞,藉促進血液循環,以帶動氧氣和營養,反過來,又使細胞增加活力。因此,人體的免疫力,便能增加。
在實驗室養癌細胞,如果加氧,癌細胞就養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細胞就養得很好。表示,我們自己把體內環境弄到缺氧,細胞才無可奈何變成癌細胞來適應環境,如果把環境裡的缺氧因素刪掉,補充氧份,其實癌細胞是會回歸正常的。
31 建立補氧新觀念
 醫師呼籲民眾,正確建立「31少」的補氧新觀念。
1要睡眠充足,每天睡飽8小時,讓身體休息。
2要有足夠運動時間,每天運動最少30分鐘。
3要飲食均衡,建立每日5蔬果的飲食習慣,尤其愈鮮艷的蔬果、所含抗氧化物質愈多,例如花椰菜、甘藍菜、核桃、柿子、梨子、草莓等。
4為居住環境少汙染。
另外笑、不生氣、正面看、放鬆 四招可多活三十年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要克服病魔,還必須從心理層面下手,像笑、不生氣及以正面態度看待一切事情,還有學習放鬆,即是我這麼多年來能夠降服疾病的一大原因。
學習笑 ---是一項很特別的功課。
因為笑的時候,尤其是大笑的時候,身體內的細胞是放鬆的。
細胞只有在完全放鬆的時候,才能圓圓潤潤,充滿活力,足以應付外侮。
生氣是別人做錯事 我懲罰自己
剛開始別人在挑釁時,可馬上逃到看不到挑釁的地方,再慢慢調整自己的情緒;然後,就學會不需要逃離現場也能壓住脾氣,可是還需要在心裡說:「你好可憐。」
來平衡自己的情緒;最高境界是什麼都看到,卻可以一直保持笑容。
測試缺氧 先做運動
 自己是否缺氧其實是可辨別的,如果運動後有改善,表示平時恐怕是慢性缺氧;如果運動後更累,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累積半年便會產生疾病。慢性疾病會在挑戰狀態下出現症狀,如:爬樓梯或爬山時胸悶。了解是否缺氧,也可以抽血方式來檢驗。

 慢性病患若想健身,可緩慢從事有氧運動,一方面耗氧也能同時攝取氧,但應避免無氧運動,如:百米衝刺、舉重、短時間快速寫字或快速爬樓梯。而在過冷的冷氣房中,也會消耗人體內氧氣。

帕金森病因病机?

引起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是脑内多巴胺减少,而造成脑内多巴胺减少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 清楚,但多数人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年龄增大,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帕金森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认为年龄老化是帕金森病的重 要发病因素之一。在环境因素方面,接触含有MPTP样物质,如吸毒,农药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化肥,有机氯杀虫剂,或者接触塑料树脂胶、油漆、汽油、金属如铝、铜、锰等。
  另外就是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近亲中有帕金森病的人比近亲中无帕金森病的人患病机会大2--3倍,两者相差不是太多,所以,一般认为不是主要因素。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相似,以遗传易感性基因为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遗传病。而一般40岁以前疾病的早发性帕金森多数遗传因素较明显。另外,由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中风,脑萎缩、脑外伤、煤气中毒等因素引起的帕金森病表现者称为帕金森综合症。另外还有部分为其它疾病合并有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称为帕金森病叠加综合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簡稱 PD)又稱震顫麻痹。由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60 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為 1 000 / 10 萬,並隨年齡增長而增高。
  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姿勢反射障礙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症狀。以選擇性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喪失、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以及黑質和藍斑存在 Lewy小體為其病理診斷特點。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該病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中醫經典著作中並無帕金森病一名,但早在《內經》《中藏經》等就對震顫、強直、姿勢障礙、運動減少、慌張步態等帕金森病的症狀進行了論述。《內經》把強直歸屬痙的範疇,把隨意運動障礙稱為拘攣。
  《內經》病機十九條中有數條關於筋脈攣急證候的描述,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 “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 此風為內風, 若肝臟陰血虧損, 肝風內動, 動風傷筋, 血絡筋脈失於濡養, 筋急不柔則可誘發筋脈攣急、關節屈伸不利、搖動震顫。諸熱瞀瘈, 皆屬於火”, 即筋脈攣急, 可由於火熱擾亂神明, 引動肝風而致。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 此風為外風, 風傷筋膜則筋急不柔, 而發為筋脈攣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脾虛氣弱, 痰濕阻滯, 阻遏陽氣, 陽氣不煦, 精氣不濡, 也可導致手足搐搦。《諸病源候論》在論及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候中曰: “此由體虛腠理開, 風邪在於筋故也。⋯⋯邪客關機, 則使筋攣。邪客於足太陽之絡, 令人肩背拘急也。在論及五指筋攣不能屈伸候中曰: “筋攣不得屈伸者, 是筋急攣縮, 不得伸也。筋得風熱則弛縱, 得風冷則攣急。指出風寒束於筋脈可致強直、攣縮。明代王肯堂所著《證治準繩》亦曰: “顫振也, 振動也, 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 風之象也。認為顫振之發生乃風邪作祟。《靈樞邪客》曰: “邪氣惡血, 固不得住留, 住留則傷筋絡骨節, 機關不得屈伸, 故拘攣也。指出拘攣的發生又與邪氣惡血阻滯經絡有關。
  《內經》認為震顫、麻痹的病位在筋。《素問長刺節論》曰: “病在筋, 筋攣節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 刺分肉間, 不可中骨也, 病起筋熱病已止。《靈樞癲狂》曰: “筋癲疾者, 身倦攣急脈大。《素問調經論》曰: “手屈而不伸, 其病在筋。  PD 的西藥治療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早期缺乏可行的治療藥物 ;二是中晚期治療藥物存在嚴重副作用及併發症;三是療效難以達到滿意程度。外科療法用於 PD 的治療,包括丘腦切開術、蒼白球切開術、深部腦刺激療法,但仍有一定局限性。
  《靈樞》中闡述了從經絡角度治療筋脈攣急證候, 如《靈樞根結》曰: “少陽為樞,樞折則骨搖而不安於地。故骨搖者, 取之少陽。《靈樞經脈》篇提到取手少陽之別治療肘攣, 指出從少陽論治。《靈樞癲狂》曰: “筋癲疾者, 身倦攣急脈大, 刺項大經之大杼。《靈樞口問》曰: “目眩頭傾, 補足外踝下留之。指出從太陽論治。對於《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出的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 張介賓注曰: “此皆肝木本氣之化。故曰屬風,非外來虛風八風之謂”; 並提出相應的治法: “凡諸病風而筋為強急者, 治宜補陰以治陽, 養陰以潤燥, 故曰治風先治血, 血行風自滅,此最善之法也。。《中藏經》曰:“行步奔急,宜活血以補肝, 溫氣以養腎。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對顫振進行辨證施治: 星附散獨活散金牙酒無熱者宜之, 摧肝丸鎮火平肝消痰定顫有熱者宜之, 氣虛而振參朮湯補之, 心虛而振補心丸養之, 挾痰導痰湯加竹瀝。並提出治療老人顫動因風氣所致及血虛而顫用秘方定振丸”, 處方如下: 天麻、秦艽、全蠍、細辛、熟地黃、生地黃、當歸、川芎、芍藥、防風、荊芥、白朮、黃耆、威靈仙。
  目前治療帕金森病還有溫針法 ,放血療法 ,推拿法 ,足部按摩結合運動訓練法 ,穴位注射、音樂電療、氣功、食療等治療方法 ,早期病人使用中藥或針灸可以減輕臨床症狀及多巴胺類製劑的使用。對於中晚期患者 ,中醫藥配合西藥治療 ,可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是提高療效的確切手段 ,還應加強現代高科技的滲透 ,運用分子生物學和分子藥理學手段 ,進行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研究 ,以便研製出公認的、療效確切的中成藥和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

Sunday, 14 July 2013

引藻的抗氧化及防止細胞老化的功能

引藻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C、E及優質的脂肪酸,可以抗氧化,移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避免細胞的老化。

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最近有些學說卻指出,不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不飽和部分,會被氧氣附著而造成過酸化物的可能性相當大。這種過酸化合物,有時會在細胞膜本身,有時會在細胞膜中發生。例如,若發生在粒腺體(Mitocondria)的膜中,使膜破裂導致內部的東西流出來,就會造成非常多的疾病。此外,另有新的學說,認為過酸化脂質,就是造成癌症的原因。且動脈硬化的程度,和在動脈中含有的過酸化脂質的量之間,有很密切的關聯。由此可見,對於動脈硬化,人們一向認為膽固醇是兇手,現在才了解過酸化脂質才是罪魁禍首。

但這是酸化的現象之一,如果在體內執掌控制酸化各種過程的微量元素,能維持比例平衡的話,此種酸化的不良現象,自然會被控制調節得宜,就不會產生。

為預防這種不良生化反應發生,首先必須考慮體內微量元素的平衡。若服用引藻或引藻精,因其所含高量核酸成分(3%DNA﹐10%RNA)、含硫核苷酸(S-Nucleotide)、C.G.F.、維他命C、葉綠素、β胡蘿蔔素、礦物質(硒、鍺、碘、鋅)等均是最佳抗氧化物(SOD),也就是抗自由基的天然物質,就可以克服這種因身體微量元素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狀。況且每個人體內都具有自然可以預防酸化的酸化防止劑,例如體內的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劑,維生素E則是一種酸化防止劑。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注意維持體內微量元素的平衡。

Saturday, 13 July 2013

引藻 Q & A



1.什么是引藻?
   引藻是一种淡水藻类,一种单细胞生物,呈椭圆形,拥有极薄的细胞壁。每一个细胞(引藻)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含有所有维持生命的基本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种维他命、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换句话说,引藻是一种营养完整,天然、有机的食物。


2.我为什么需要服食引藻
随着环境污染,土质退化及不当的农耕与饲养方式,我们现在所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与禽畜的品质已逐渐恶劣。再加上磨光、加工、及高温处理,导致现在所吃的食物不仅已流失许多营养,还添加了对健康有害的防腐剂、颜色素、农药、长肉剂及化学物品。而引藻,在处理过程中完全不用高温,也不加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因此我们在食用时不仅可摄取其完整而丰富的营养,也不必担心吃进农药、防腐剂等有害物质。另外,引藻含有丰富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抗癌、抗衰老及加速伤口复原的营养素。研究指出时常服食高核酸的食物可以让您保持年轻及健康。


   3.什么是完整又有生命的食物?
完整有生命的食物是指含有所有维持生命的基本营养,并富含酵素的天然食物。引藻就是一种完整又有生命的食物,因为它含有完整并可以滋养身体90个器官的营养,其中包括20种不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50%-60%高品质的蛋白质,及天然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除此之外,引藻含有其他重要的营养如叶绿素,藻蓝素,铁质,碘,锌,離氨酸等等。同时,引藻有很强的生命素,它可以在24个小时内分裂成4个新细胞。因为它含有超过2,000种的酵素,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且这些生命因子并没有在处理过程中被破坏。常吃完整有生命的食物如引藻,可以让您拥有更多的活力,抗衰老,远离疾病。


4.引藻与营养补充品(如维他命丸)有什么分别?
营养补充品如维他命丸中的营养是人工从天然的食物中抽取,经过加工,浓缩而制成。营养补充品只含单一或几种指定的营养素,并不能满足身体所有器官的需求。另外,此类营养品也不含酵素或生命素,因为这些重要元素在加工过程中已完全被隔离或破坏。因此,此类营养品一般都比较难被吸收。这不但是一种浪费,更加重了您身体的排泄系统尤其是肝脏及肾脏的负担。引藻并非如维他命丸般的营养补充品,它是一种天然的完整食物(淡水里的植物),不经高温或营养隔离处理,所以当我们吃引藻时,可摄取其完整的营养及酵素,滋养全身90个器官。而且,它十分容易被吸收(吸收率高达95%),不会对我们的肠胃及排泄系统造成负担。


5.引藻与草药有什么分别?
草药是指有特定疗效的植物。一般上,它的功效是针对性的。不同的健康问题就需用不同的草药来治疗,不可随意服食;服用时亦需要注意剂量。孕妇及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士食用草药时更需征求专业医师的意见。引藻并非草药,而是餐餐可食用的天然食物,长期及大量食用也不会有副作用。因此,男女老幼,孕妇及有健康问题的人士皆可放心食用。另外,引藻中的营养完整且容易被吸收;通过滋养全身90个器官,改善体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以加速身体各个器官的修复能力。因此,引藻对身体的功效是整体性的,而非只对某一两个器官有帮助。


6.如何选择有品质的藻类?
当选择藻类时,最重要的是留意其消化及吸收率和其中的营养成分。当人类开始选择绿藻为补充品时,发现到其细胞壁较厚,导致其吸收率较低。在1998年,台湾的科学家发现了引藻。它拥有较薄的细胞壁,在服食的1至2小时内的吸收率高达95%。至于经过破壁技术的绿藻,在服食的5小时内的吸收率则高达85%而已。引藻含有较完整的营养成份,其中一样则是藻蓝素。藻蓝素在其他的绿藻内是不存在的。藻蓝素可帮助保护肝脏及肾脏。根据1982年Lijima et al 的研究指出,藻蓝素是一种很重要的抗氧化物,可帮助提高免疫系统并抑制动物体内的癌细胞。除此之外,引藻含有其他的营养如氨基酸,脂肪酸,核酸,各种维他命及矿物质等等。


7.请问引藻,绿藻和蓝藻有些什么分别? 
引藻绿藻蓝藻
细胞形状大小·
呈椭圆形:体积2-8微米,在600倍显微镜下才能见全貌。
·
呈球形:体积3-5微米,在600倍显微镜下才能见全貌。
·
呈螺旋形:体积300-500微米,由放大
可看到全貌。
培养溶液·
pH值:7.5-8.5碱性溶液。
·
pH值:6.8-7.2中性溶液。
·
pH值:9-10强碱性溶液。
颜色(色素含量)·
蓝绿色:含丰富叶绿素(绿色)和藻蓝素(蓝色)。
·
绿色:含丰富叶绿素(绿色)但缺乏藻蓝素(蓝色)。
·
蓝色:含丰富藻蓝素(蓝色)但缺乏叶绿素(绿色)。
人体服食后消化吸收率·
细胞壁薄,消化吸收率95%。
·
细胞壁厚,消化吸收率60-70%。
·
细胞壁薄,消化吸收率80%
营养成分的差异·
超越绿藻,蓝藻数倍的维他命E及ß-胡萝卜素,为最佳抗氧化剂。同时也含有双倍的细胞生长激素(C.G.F.),藻蓝素,维生素B群,特别是维生素B12和叶酸,其他的营养相等但不缺少。
·
含丰富的细胞生长激素(C.G.F.)和维他命A,其他的营养相等或缺少。
·
含丰富的钾,其他的营养相等或缺少。
细胞培养期(生长期)的变化·
培养期中细胞稳定,不会变形。
·
培养期中细胞稳定,不会产生变形细胞。
·
培养期中细胞变形,由螺旋形变成直形。此直藻为一种不良颤藻。

8.如果我从日常饮食摄取均衡的营养,那我是不是就不需要服食引藻?
如果我们真的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像引藻般完整的营养,我们确实是不需要引藻了。但,这一点在现今的社会是很难达到的。要摄取像引藻中完整的营养,您必须每天吃几十种各式各样的食物,包括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谷类,高纤维的食物等等。这一点在现代样样讲求方便、快捷的时代已很难做到。再说,如今由于土壤的贫瘠,杀虫剂的滥用,食物加工过程,导致现在的食物在处理过程中不只流失大量的营养,还添加了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根本无法支援人体,反而还引起许多的退化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所以,像引藻这样具备完整营养,且不含农药、添加剂的天然有机食物在现代的饮食其实已变成必需品了。   

  
9.若我正在服食药物,我是否可以吃引藻?
当然可以。引藻是一种天然的完整食物,它并不会干扰药物在身体的作用。引藻丰富的营养及天然的修补功能还能加速复原的速度及减低药物的副作用。


10.我需要服食多少引藻?
由于引藻是一种天然的食物,所以即使您大量服食也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您每一天可以空腹服食两次或三次引藻。

引藻的服食指南如下:
儿童1岁1粒
2-5岁2-4粒
6-8岁6粒
9-15岁9粒
成人基本保健10-20粒
优质健康水平20-30粒
卓越健康水平与修补细胞40粒以上
年老与体弱者1.开始时,一天早晚两次,每次两粒2.每个星期增加一至两粒,一直达到成人数量

11.什么是酵素?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酵素是一种很伟大很神奇的蛋白质,没有了酵素任何生物的活动都不可能发生。细胞无酵素,则无法存活;种子无酵素,则不萌芽;人无酵素,则食而不化,血肉不长,难以生存。此外,人类食用的食物本身并无法自行分解,吸收。在消化及吸收营养的过程中,酵素扮演了身为触媒的重要角色,它催化及调节人体中所有生物化学的作用。酵素促使你的肌肉移动,剌激你的神经,保持你的心跳和呼吸并且帮助你思想,我们身体没有了酵素就无法生存。没有了酵素,维他命、矿物质、和荷尔蒙就无法执行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其实人体一生中酵素生产量有限,如果因为帮助消化而大量的使用体内消化酵素,这会导致能够制造细胞、治疗身体的代谢酵素生产量减少。一个人免疫力的强弱和体内酵素量的库存多寡有关。酵素量愈大,人也就愈健康。引藻含有超过2000种的酵素,可以帮助补充您所需的酵素,且不让您透支体内的消化酵素。


12.什么是自由基?它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伤害?
自由基是在体内进行代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它是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的。每当身体需要运作时,就必须藉由氧化产生能量,这时就会有自由基的产生。而许多外来的因子,如紫外线、X光、电磁波、抽烟、药物、污染物质及情绪的紧绷如生气、紧张等等都是产生自由基的要素。自由基之所以对身体有害是因为它很活跃,且很容易和体内细胞产生化学反应,并破坏细胞和导致细胞组织失去功能。它甚至会和体内的核酸(DNA)产生反应并破坏它,这将提早老化并提高致癌机率。自由基的确带来许多健康上的问题,所以现在人类也开始很注重对自由基的防卫功夫。其中有多种维生素扮演着消除自由基的角色,分别为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及硒。但现代人过于忙碌,饮食较不均衡,导致营养摄取不足,因此需要从其他补充品得到所需的抗氧化物质。引藻含有以上所有所提到的抗氧化因子,可帮助我们减低自由基对我们的伤害,再而减缓老化的速度。


13.酸性体质是百病的来源,那如何会造成酸性的体质呢?
健康的血液是弱碱性的,pH值大约位于7.35-7.45之间。当人体摄取太多酸性食物如肉类,海鲜类,豆类等等时,这些酸性食物经过消化后将会产生氢离子残余物,而这些残余物会导致身体变酸性。另外,工作上的压力,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缺少运动,环境污染都会加剧酸性的体质。通常拥有酸性体质的人都会常常觉得很累,很难集中精神,腰酸背痛等等,甚至会得到严重的疾病。而且拥有酸性体质的人会比较容易被细菌感染,因为细菌在酸性的环境下繁殖得很快。所以,我们应该多摄取蔬菜水果及藻类,因为它们都是碱性食物,可以帮助中和酸性的体质。引藻含有很高的钾,钾可以帮助中和酸性的体质,让它变成弱碱性的体质。这样才能带来健康与平和的身心及镇静的头脑。


以下是从Dr. Bernard Jensen的著作<绿藻,东方的珍宝>摘录的:“我要说的是,在保健食品销售摊可找到其他可食用的藻类如蓝藻及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虽然这些藻类都有各自的好处,然而它们却远远比不上绿藻(chlorella)(引藻是绿藻的其中一种品种,称作 “chlorella sorokiniana”)。我称绿藻为藻中之王,它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种拥有多元化动物干粉(protomorphogen)功效的蔬菜类食物。动物干粉(protomorphogen)是经过冻干并磨成粉状的动物器官。通常被人们用作修补及重建身体较衰弱的器官。比如,当您需要修补您衰弱或受损的甲状腺时,您可服食动物的甲状腺干粉(thyroid protomorphogen);若您要重建呆钝的胰脏,您需要动物的胰脏干粉。然而,我发现绿藻对整个身体的系统都有帮助,可净化,滋养及修补身体的任何细胞。要是我们计算身体的所有器官及分泌腺,人体共有90种不同的器官组织。绿藻简直就像是一个全方位的动物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