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3 July 2013

藍綠藻、綠藻、引藻的不同

引藻(引藻與綠藻兩者都是小球藻家族的一員)


1. 單細胞生物的微生物
       2. 大小:4um~8 um
       3. 顏色:與綠藻顏色ㄧ樣,為綠色
       4. 成份:次亞麻油酸( α-Linolenic acid) 、C18、C20等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活化PPARs的效果、具有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之功效。引藻是一種 100% 天然植物,含有大量的蛋日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維生素(A、B、C、E)、β-蘿蔔素 (β-carotene)、葉緣素、纖維質和稀有元素 (硒、鋅) 等礦物質
5. 特色:行光合作用,在24小時內,分裂為四個完整的個體,生命力旺盛,而且引藻那薄薄的細胞壁綠藻那厚厚的細胞壁(消化率低到不及50%,其營養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是最大的不同處,因此引藻的消化率高達95%以上、營養也容易為人體所吸收。
      6. 引藻與綠藻雖同屬小球藻,外觀、顏色與口味也相差不多,但在保健的功能上,引藻是遠遠勝過於綠藻的



補充
P.S. PPAR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又稱脂小體增生,活化受體相似於「細胞核內荷爾蒙受體族群」此一族群的型態分別有 PPAR α、β/δ、γ 等各種型態,此不同型態皆會受到某些配體 (ligand) 的活化而被啟動,在不同的組織表現反應不同的生理功能,
例如:PPARα 主要在肝臟、骨骼肌和心臟;PPARγ 主要在脂肪組織,腸道和胸部;PPAR β/δ 主要在皮膚、骨骼肌等。此些受體族群被 PPAR 活化劑啟動後,已經被証實興膽固醇的降低,以及與調節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密切的關係。引藻已證實含有高濃度的PPARs 活性劑



藍綠藻、綠藻、引藻的不同

1.細胞形狀大小:
藍綠藻:螺旋形,300um~500 um(放大鏡就可以看了)
綠藻:球形,3um~5 um(600倍的顯微鏡才可看見)
引藻:橢圓形4um~8 um(600倍的顯微鏡才可看見)

      2.培養液的使用:
藍綠藻:ph值9~10(強鹼)
綠藻:ph值6.8~7.2
引藻:ph值6.8~7.2

      3.顏色
藍綠藻:藍色,富含藻藍素,及少量的葉綠素
綠藻:綠色,富含葉綠素,少量的藻藍素
引藻:藍綠色,富含葉綠素

4.消化速率(人類)
藍綠藻:細胞壁薄,80%
綠藻:細胞壁厚,50~70%
引藻:細胞壁薄,95%

      5.營養成分
藍綠藻:富含藻藍素,及少量的葉綠素
綠藻:富含葉綠素,少量的藻藍素
引藻:富含葉綠素、β-蘿蔔素、抗氧化素、維生素E

      6.生長的變化
藍綠藻:細胞常變形成直線形的氈藻(具毒性)
綠藻:穩定
引藻:穩定

所以綠藻與引藻相近,但與藍綠藻相差甚遠

引藻、綠藻與藍藻之異同


藻、綠藻與藍藻之異同
三種藻類培養溶液顏色(色素含量)人類食用之消化率營養成分差異細胞培養期(生長期中變化)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PPARs
活性劑
引藻
PH值7-:8弱鹼性溶液
 
藍綠色:
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綠色)
含有藻精蛋白(phycocyanin)
 
細胞壁薄消化率達95%含有數倍於綠藻.藍藻的維他命E及β胡羅蔔素,為最佳抗氧化劑,葉綠素含量豐富.培養期中細胞穩定,不產生變形細胞大量
綠藻
PH值:6.8-7.2中性溶液綠色:
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綠色)
但缺乏藻藍素
細胞壁厚消化率達50%-70%含有豐富的葉綠素
但缺乏藻藍素
培養期中細胞穩定,不產生變形細胞極少
藍藻
PH值:9-10強鹼性溶液藍色:
含有豐富的藻藍素
但葉綠素含量微少
細胞壁薄消化率達80%含有豐富的藻藍素
但葉綠素含量微少
培養期中細胞常變形,由螺旋形變成直行顫藻,是一種毒藻極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